站点介绍
境外资产评估由于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法律以及文化环境,相较于国内评估更为复杂,存在诸多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。本文将详细分析被评估资产情况分类、评估关键注意事项,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与建议。
从被评估资产所处的主体位置来看,主要分为两种类型。
这种情况常见于国内企业基于经营发展需求在境外进行资产布局。例如,为贸易往来便利,企业会在国外设置办事机构或代表处;为完成国际招投标项目,向国外客户提供现场服务,会派驻管理和生产人员,形成临时或长期的劳务输出机构;为获取国外资源,设立运行机构或部门,如收购国外矿山、零部件供应基地、原材料供应基地,或者为利用国外技术力量设立研发基地;为开拓或占领国外市场,设立或收购集产、供、销功能为一体的分公司、分厂等。
这一类型又包含多种情况。国内企业可能因国内外销售及原材料市场情况,或为享受优惠政策,将原本位于国内的主体机构整体迁至国外;也可能在企业设立之初,受投资策略影响,直接将主体机构设置在国外;还有可能是国内企业收购的原属于国外企业控股的独立企业法人。
评估师必须清晰界定评估价值的价值类型,特别是对于涉及国外资产的部分,需要在评估报告中详细阐述评估结论所针对的市场环境。例如,在不同国家的市场环境下,资产的价值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差异较大,明确市场环境能让报告使用者精准理解评估价值的基础和适用范围。
现场勘察与调查往往面临诸多阻碍。当评估人员因资产规模较小、时间有限、经费不足等因素无法实地考察时,一方面要在评估报告中明确提示受限因素,让报告使用者知晓评估结论的局限性;另一方面,可以借助现代通信手段,如电话、函件、网络等获取信息。比如,对于国外其他企业代管的资产,像集装箱、船舶、存货等,可以通过发送询证函来核实资产状况;对于有国内派驻人员管理的资产,可通过电话、电子邮件等方式,由派驻人员以纸质文件、照片、录像等形式提供资料。若大部分评估对象都存在这种受限情况,建议与委托方协商,出具评估咨询报告,以免产生法律效力方面的问题。
国外评估现场工作存在多方面的挑战。
不同国家的治安和环境状况差异巨大,部分国家社会秩序混乱,甚至处于战争状态,还有些地区存在恶性流行疾病。评估师在承接项目前,要全面评估国外安全情况,谨慎决定是否承接;承接项目后,合理选派人员,并为派出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保障措施。
在了解资产状况、当地政策法规以及询价等工作环节,语言障碍较为常见。若被评估资产或企业由国内人员管理,且这些人员熟悉当地情况、有一定关系网络,可借助他们的力量进行沟通。此外,在合适的项目中,还可寻求本国政府或本国其他大型企业驻外机构的协助。
评估工作是境外资产评估的核心难点,涵盖多个方面。
受当地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影响,在外汇、敏感物资、土地、建筑工程等领域,价格信息搜集难度较大,且搜集到的信息还需进行汇率折算,以确保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。
不同国家资产权属证明形式多样,政策差异显著。例如,有些国家资产权属证明以契约形式存在;不动产方面,部分国家限制外国人买卖或持有,国内企业可能需通过特殊方式购置;知识产权方面,各国保护期限和力度不同。评估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当地政策法规,准确判断有效权证,对于特殊持有方式的财产权利,要从资产和价值理论出发,合理分析权利人的权利。
在运用成本法评估时,确定存货、固定资产等的运费、安装费、关税等,需要明确资产来源和评估目的,合理运用替代原则,准确考虑我国及资产所在国的相关税费。涉及参考当地银行费率时,要充分调查当地银行费率情况,结合资产实际状况和评估目的进行评估。成本法和收益法评估时,要关注被评估企业、资产在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,以及我国税法对国内企业在国外享受税收优惠的相关规定,因为税收问题会影响企业负债评估和收益法税盾的确定。同时,要借助国外当地资本市场信息,当资本市场不发达时,考虑运用被评估资产或企业的内涵报酬率等因素,并广泛搜集各类可用信息。在收益法评估中,采集当地数据后,要深入了解数据内涵和属性,防止错误使用数据。市场法评估运输工具、不动产时,要调查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习惯,以及可能涉及的国家、民族习惯,同时根据评估目的,对非当地资产购买者的消费习惯和心理进行调查。
在报告环节,可能需要出具外文表述的评估结论及报告书,甚至要遵循某些国家特定的报告格式要求。然而,国内在报告翻译和熟悉国外特殊格式要求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评估机构可以提前储备相关人才,或者与专业翻译机构合作,确保报告翻译的准确性和格式的合规性。
当评估涉及敏感信息或涉密信息时,评估机构无法按照常规方式将资料搜集或携带回国归档。此时,需要与委托方协商,采用托管等特殊方式完成底稿归档工作,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。
评估师应重视专业外语学习,尤其是英语,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专业外语资料,避免因外行翻译导致的误译和表述分歧,确保评估工作中的沟通顺畅和信息准确。
深入了解国外关于评估报告特定格式及评估资质的规定,确保评估报告符合当地要求,避免因格式或资质问题导致报告无效。
密切关注国外政治经济政策法规,熟悉与资产权属认定、税费收取相关的规定,准确处理评估过程中的法律和税务问题。
充分掌握国外当地及特定资产交易方的风俗习惯,有助于把握市场心理,提高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。
寻找了解当地情况的专家或与当地评估机构合作,在自身对当地情况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,审查专家工作结果,确保评估结论科学、公允。
深入学习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,这是评估行业的哲学基础。通过掌握基本原理,能够因地制宜,灵活应对各种新情况、新问题,避免片面迷信国际评估准则和国外评估标准。
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,这不仅有利于在国外工作时保障人身安全,还能有效预防疾病,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境外资产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,需要全面考量各种因素,谨慎应对各类问题,严格遵循相关注意事项,才能确保评估结果科学、准确、可靠,为企业决策和市场交易提供有力支持。